-
邵义强,许钟荣编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4-07-01
所谓“浪漫派”事“浪漫主义”(romanticism)前不是只出现在音乐上的现象,而是先在文学上出现,再影响到绘画和音乐,最后成为笼罩十九世纪巨大的艺术潮流。同时我们不可忘记,浪漫主义不仅是艺术上的一种波浪,也是人世间革命的宏伟力量。在思想史上,为浪漫主义辟开蹊径的先驱者,首推著名的卢梭(J.J.Rousseau,1752~1778)。由于这位出生在瑞士日内瓦的思想家,鼓吹自由思想,引起知识界的觉醒,遂成为浪漫主义的源流。... -
-
-
-
刘国基主编 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4-07-01
《音乐艺术欣赏》是音乐艺术博览图书,分上、下两册。全书把音乐纳入文化的范畴,对与音乐作品相关的人文知识、音乐要素、审美理解作了简明扼要地阐述,并且把音乐体裁分为声乐、器乐、综合艺术三大类,根据音乐作品所产生的年代、时代背景,收录了中外各民族、各地区、各时期以及各种体裁的有代表性曲目、曲种或剧目,供读者欣赏。本书内容丰富,知识涵盖面广,音乐谱例完整,并力求雅俗共赏。作为大专教材,它融知识性与趣味... -
俞人豪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07-01
为使更多的读者了解这门学科以及它下属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原理、方法、发展历史、学派和它们的学术观点,我将自己讲授的两门课的讲稿加以整理,并根据近年来收集的资料做了一些补充,编写成这本书,希望能对大家学习了解音乐学的各方面的知识有所帮助。本书第一章是对音乐学的总论,之后再分为历史音乐学、体系音乐学、民族音乐学三大部分,逐一介绍它们主要的子学科。在本书的最后开列了一个有关音乐学各门子学科的书目,... -
温恒泰等主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07-01
本书广泛丰富的外国民间歌曲同样是声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那绚丽多彩的音乐旋律是世界声乐宝库的珍品,它所展示的声情意蕴,为声乐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曲目,它的歌唱性与抒情性为声乐的声腔创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矗在编选中作者不可能尽其所有,则采取发既要把握外国民间歌曲所属国家、民族、地域的广泛性,也要注重其广泛流传的国际性的原则进行筛选,使它成为中国声乐教学实践中不可缺少的选材之一。 -
-
和云峰著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06-01
本书作者在多年实地调查、专题研究、资料积累,并且广泛吸收了近年来音乐、历史、民族、民俗、考古、语言等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方法之基础上撰写而成的。全文共分七章44节。第一章“上古至盛唐时期”叙述了纳西族先民在游猎、迁徙、交融进程中所创造的上古音乐文明,有史以来第一次将纳西族先民远古至盛唐时期的音乐文化发展脉络作了系统的梳理和阐释。第二章“南诏统治时期”叙述了在南诏政权统治下纳西族地区音乐... -
左玲玲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06-01
目前,中国内地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各地教育机构相继聘请外国专家来到中国,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传授世界上先进的教育经验,许多教师及学者陆续写出了一些介绍外国先进教育经验的理论书籍或文章。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总感觉还是缺少一整套将国外先进教育体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适合于较高程度学生使用的音乐素质训练方式与曲目的教材,亦缺乏既包含国外先进音乐教育理论、形式与方法,又符合中国的教育原则、教育目的的... -
-
石映照编著 蜀蓉棋艺出版社 2004-06-01
本书力求尽可能全面、系统地介绍古典音乐,所以,编排上分类极其简单、清晰,而在正文中,有交叉的内容尽量不重复,比如,马勒、帕格尼尼作为作曲家占了篇幅,就不在指挥家和小提琴家中再费笔墨;而像巴赫,在作曲家一栏中比较简略,那是因为在作品部分他还将占很大篇幅。总之,都是为读者考虑――没有一点浪费,而要是读者也一点不浪费地读完这本书,我们相信,关于西方古典音乐,也就基本上掌握了,或是至少获取了继续通向古典音... -
-
-
肖复兴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06-01
本系列教材有明确的定位,那就是适应世纪的大学生所要求的“通识”。这是为配合高校推进素质教育和学分制改革而设计的,是大学本科的教科书;同时又是高品位的学科普及读物,能够满足社会上各类读者获取知识与提高素养的需求。 -
李保彤主编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06-01
《外国名歌大全》题材广泛,形式活泼,体裁多样。所收好歌名曲以适合群众自娱和演唱的群众歌曲、独唱歌为主,少量收入重唱和合唱歌曲。这些经过长期历史考验、深受群众喜爱,广为传唱流传,有代表性的优秀歌曲,有歌唱勇往直前、不怕牺牲、为祖国独立自由而斗争的歌曲,有歌唱人民积极奋斗、努力创造幸福生活的歌曲、有歌唱爱情和友谊的歌曲。全书既有威武雄壮、斗志昂扬、振奋人心、催人上进的好歌,也有娓娓动听、诗情画意、轻歌... -
简其华等编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06-01
我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智慧。我国各族人民不但创造了多种多样的乐器,而且善于吸收外来乐器,其中不少经过不断地改造和发展,已成为自己民族的乐器。建国以来,音乐工作者对一些民族乐器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我们使用的民族乐器,据不完统计有二、三百种之多。这些不同种类、不同性能和不同色彩的乐器,是我国民族音乐丰富多采的一个... -
黄洋波编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4-06-01
本书编写的目的,是为了帮助那些喜爱演唱、欣赏歌曲的青年朋友,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较快的速度,同时学习两种记谱知识,初步掌握识谱唱歌的能力。本书编写的主要内容及其各章节的编排顺序、谱例的选用,都尽量遵照“由浅入深,便于自这,学以致用”原则,每章都附有针对性的视唱练习。所选的用谱例和视唱练习,在考虑到这稆节内容要求的同时,尽可能注意到可唱性,以便能提高读者分析、练唱的兴趣。读者应认真地分析、理解所选... -
-
叶松荣著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05-02
这是一部颇有自身特色的著述,它不同于探讨西方音乐问题的论文集,又与一般的西方音乐史不完全相同。它既是一部以若干篇专题研究论文为核心构成的“论稿”,同时又是一部通过若干中间环节连接起来的、具有相对完整历史发展线索的“史稿”。这一特点难免会使全书在体例结构上显得不够统一,陈述的深度上各章节之间也显得不够平衡,但是,它却使作者突破了一般史书的陈述方式,为较为自由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留出了一个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