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健崔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08-01
本书就国外的电子乐展开了系统的点评,图文并茂,就这一类型的音乐,为读者打开了新的视野。点评的范围除却唱片本身的音质分析,还涉及了唱片制作的来龙去脉、著名唱片厂牌之间的联系、乐队的典故、音乐人的创作历程,等等。通过这些文字,读者可以对此类唱片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也可以作为唱片挑选的很好的一个指南。 -
林育著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6-08-01
1997年,拙著“拉赫玛尼诺夫作品系列研究”之一《拉赫玛尼诺夫歌曲研究》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在笔者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三卷本《钢琴艺术研究》文论集中所发表的《简析拉赫玛尼诺夫的24首前奏曲》一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作曲技术理论教学研究和培养出7名在国际国内各项钢琴比赛中荣获1l项金奖、2项银奖的钢琴教学经验写作完成。作为“拉赫玛尼诺夫作品系列研究”系列之二,意在与喜爱或研习拉氏作品的朋... -
吴克强,施翩编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6-08-01
《新人金曲100首》第四辑推出的歌坛新人有胡杨林、曹方、迷子、凤凰传奇等,还有像周华舰莫文蔚、阿牛、游鸿等等坛常青树;推出的新曲包括《香水有毒》《月亮之上》《神秘礼物》《花田错》《如果没有你》《平底鞋女生》《雨人》等。每位歌星均附有小档案和精美图片,每首歌曲也有相关的链接和评论,让您在第一时间全面了解精彩的流行歌坛。本书中的所有歌曲将由安徽音乐广播强势音乐节目——《金曲大本营》在每周一至周... -
颜峻著 花城出版社 2006-08-01
本书以文化研究和现场记录互补而成,既有research(研究),又有reach(深入接触)。本书在结构上涵盖了2000年来中国新音乐的小历史、现场佐证和亚文化研究等方面,不为两全其美,而是追求立体、打破学术与现场的界限。在新音乐及其文化日益成为青年和文艺爱好者关注目标的今天,这大约是这个领域性一的、也是以强烈风格为特点的成果。在中国摇滚乐,尤其是地下摇滚逐渐获得合法性的今天,它的呈现仍然有赖于亲历的、田野的,... -
祁文源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6-08-01
本书将中国音乐发展进程按朝代分为远古与夏商、西周与春秋战国、秦汉与魏晋地北朝、隋唐与五代、宋金与元、明与清、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等八个时期。每个时期又以时代概况、乐器、作品、记谱法、乐律、乐论、民间音乐、音乐教育、音乐交流以及著名音乐家等为主要内容,作了简明介绍,使大家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概括了解,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为继承和发扬这份优秀的遗产,创... -
尹红 编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08-01
20世纪80年代中期,笔者开始从事高师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为了教学的需要,当时曾编写过《中等学校音乐教学法》,之后,由于中国音乐教育学会成立,进一步推动了笔者国高师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90年代初,笔者又与全国6省2市的12位学会会员,共同撰写了一本用于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的《中学音乐教学法》。此后,笔者国教育改革形势发展很快,同行专家编著了不少各具特色的有关音乐教育学、音乐教学论之... -
肖常纬 编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07-01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学体系和高等音乐院校一样,是按西洋模式建立的。所设课程以西洋作曲理论、钢琴、声乐为主。在“音乐民族化”的呼声中,虽也曾开设二胡等民族乐器课作为“点缀”,实质上民族音乐在高师音乐教学体系中是没有份额的。“民族音乐概论”自60年代起,被列为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学生不仅能借此丰富知识、熟悉本国音乐、增进乐感,还能将民族音乐运用于今后的教学生涯,将中国民族音... -
吴相洲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07-01
永明体的出现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件大事,诗律探索从此步入了新的阶段,诗歌的体裁也从此有了新的划分。20世纪的学人对这一个大事给予了热情的关注,写下了一系列论著。然而,由于人们对永明体核心问题――永明体产生与音乐关系――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导致对这一大事的描述极不准确。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永明体的产生与音乐之关系进行重新清理,使永明体的描述更加接近原貌。本书分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从理论上分析永明... -
肖学俊编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07-01
本书内容包括:关于器乐艺术的发展;乐器及乐器改良;民间乐种研究和广东音乐问题的论争等。本册所选录的应为1900年1月1日至1969年12月31日共70年之间,在国内公开出版或部分内部发行的杂志、文集,以及报纸、会刊、简报中有关民族器乐的论文或文章。册中所收,涉及到60余种杂志、文集或报纸等;所列共703篇论文目录;全文精选66篇,内容提要133篇。 -
罗中立绘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6-07-01
罗中立的“故乡组曲”创作于1981-1984年间,共有20余幅作品,这是一系列描绘四川大巴山农人的画作,也是他的成名作《父亲》之外,最为脍炙人口的早期画作。这批画作主题性强烈,描绘勤奋朴实的劳动农人,表现人民与土地之间的紧密关系,也表现出罗中立与农民之间的情感联系。“故乡组曲”并不像《父亲》那样将农民的形象典型化、概括化,而是描绘农民生活中的种种琐事,看来似乎无关宏旨,却活生生的呈现了农民生活中最为真实... -
杨立青著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6-07-01
本书对管弦乐配器风格历史演变的脉络进行归纳和概括,分析研究形成这些不同风格的内在规律及其相互联系,恰如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所说:“奇妙的管弦乐法的能力,是个不可言传的秘密”,属于“不可教”之列,除了仅涉及乐器的音域及性能的“乐器法”部分之外,管弦乐配器法大概是作曲“四大件”技术中最令人感到头绪茫然的领域了。理论上的不完善,常使许多配器分析变成充满华丽辞藻的娓娓空谈,使我们在浩如烟海的管弦乐杰作面前望... -
陈志昂等编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2006-07-01
200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6卷本的《贺敬之文集》,这是文艺界的一件大事。《文集》的第5卷为歌剧、歌词,但除了《白毛女》其余均未附曲谱,未免美中不足。有鉴于此,我提议仿照孙慎等同志编辑《田汉语作歌曲集》的先例,编一本《贺敬之词作歌曲集》。贺敬之民志是诗人,同时在文艺理论方面也有重要的建树。他在理论活动方面的特点是毫不动摇地一贯坚持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同时又具有丰富的辩证精神,从不使自己陷入形而上学的偏... -
蔡乔中著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6-07-01
本书对现代中国老一辈著名作曲家的创作进行综合性、总结性研究十分迫切需要。蔡乔中选择朱践耳这位在中国当代交响乐创作史上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及其创作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是作者在继续他硕士论文研究的基础上,开拓了全面对作曲家创作研究通路所取得的学术成果。作为“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博士论文,作者对朱践耳最具代表性的六部交响曲的作曲技法(序列技法、曲式结构、语调化旋律、数控节奏、和声技法... -
李鹰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07-01
这世上,有些词注定为魅力和激动人的心灵而生,青春、校园、理想、民谣、精神、爱情……在这些词逐渐剥蚀,谈论它们都显得奢侈的年代,如果有人把曾经让这些语词绽放得最灿烂的时代与人物重新推到我们眼前,很我读者免不了要对这位执著的朋友脱帽致敬。这位朋友继承了校园民谣参与者的光荣历史和传统,他低调而真实,为读者讲述着那些“琴弦上的往事”。他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人在讲述,他的背后有高晓松、老狼、沈庆、郁冬、赵节... -
方志忠主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6-07-01
从2001年秋天上海大剧院举办韦伯音乐剧盛典音乐会到2002年引进第一部原版音乐剧《悲惨世界》,从每年上演一部世界经典音乐剧到今天世界几大音乐剧制作公司中抢滩上海,寻求与上海大剧院的合作;短短几年,上海的音乐剧环境已与多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不可否认,音乐剧这一新的演艺细分市场的培育与上海大剧院成功引进世界经典音乐剧有着密切关系。《音乐剧@上海》是独特的。它不仅全面展示了这些世界音乐剧的艺术特色,同时... -
赵晓生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6-07-01
此次“新版”,新在内容、结构、编排三方面。内容新。主要增加了“音集运动”理论结构,尤其对“音集六十四变易形态”作了详细分析例解,使读者更易理解并掌握该理论,同时也力图通过例解的广泛性,证明“音集运动”理论对各时期、各风格音乐创造手段的广泛涵盖性和适用性。结构新。正文部分按“合力论”、“音集论”、“太极论”分为三编,“合力论”是音集论与太极论的理论观念基矗“音集论”是具有最广泛适用性的音高... -
赵庆闰,李维渤编译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6-07-01
从18世纪开始,作曲家们为伟大诗人谱曲,音乐由诗、人声和器乐伴奏(通常为钢琴)组成。这种乐曲的特点是:音乐为诗服务,歌曲作为整体的目的是突出诗的美,音乐的形式也逐渐从节段体发展成为通贯的创作歌曲,人们把这种歌曲称之为艺术歌曲。要唱好艺术歌曲也和唱歌剧咏叹调一样,需要懂得歌词的内容。本教材对109首法国艺术歌曲进行了译释,希望对歌唱家能提供一定的帮助。有一点需要有说明:有些法国作曲家为一个诗人的同一... -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编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6-07-01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文集》是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持辑录的学术论文集,书中收集了中央音乐学院从事音乐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学者们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之前曾由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印制过三集。今年是音乐学系建系5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有意义的日子,作者选编了《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文集》第四集作为系庆献礼,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文集》的文章是按作者所属的教研室依次排序的。 -
俞人豪,周青青 等著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6-06-01
音乐学是研究什么的?音乐学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音乐学这一名称是从何而来的,它与音乐理论在概念上有哪些联系与区别?音乐学包括哪几大研究领域,它们又各有哪些分支学科?民族音乐学是研究民族音乐之学吗?民间歌曲与我国民间音乐其他类别具有怎样的关系?说唱音乐的唱腔结构方式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对于说唱音乐素有“南词北鼓”的说法?在“南词北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曲种是什么?戏曲音乐与我国其他民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