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舞曲》本是一首新疆短小精悍的歌曲。来看看下面为你带来的青春舞曲钢琴谱吧,供大家学习欣赏。
《青春舞曲》歌曲背景
1939年,王洛宾搜集到这首新疆民歌时,在歌词上进行了很大改动。原词中“别的那呦呦,别的那呦呦”是十个音节,“别的那”就是维吾尔语“小鸟”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小鸟呦,小鸟呦”,但却只有六个音节,如果按照翻译过来的汉语直接填到曲谱中,既不符合格调的要求,也失去了民歌的味道。
怎么办?必须对语言进行艺术加工!王洛宾灵机一动,把“别的那呦呦”变成这首歌曲的助词衬语,十个音节全都保住了,而且还平添了一种异域风格,整体风格并不显得割裂。
这首歌原来是舞曲,每个乐句都做反复,上下乐句的尾音总是“3”和“6”。王洛宾把曲调连续重复的尾音及不上口的颤音去掉,突破了曲谱中的惯性重复,使音调变得甜美,既符合民族格调,又不歪曲汉语形象,使这首歌变得焕然一新。
《青春舞曲》创作
在民歌中,往往看不到文人学者那种华丽的辞藻,而大多采用形象生动、朴素浅近,富有动作感、音乐感、色彩感的词汇来表达主旨,这也正是靠口口相传才得以流传的民歌的特点。民歌大量采用赋、比、兴的创作手法。事实上,这三种艺术手法早在春秋战国时就被人们使用。南北朝钟嵘在《诗品·总论》中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民歌在谋篇布局上基本采用这三种手法,不过有时兴中有比,比中有兴,比兴常融为一体。
地域区别由于地域不同,各地民歌的风格大为不同。新疆民歌一般都很热烈,有舞蹈的感觉。《青春舞曲》的曲调是小调式,颇具新疆风格,适合表现奔放、开朗的情绪,很符合新疆维吾尔人的民族特征。而中国南方民族却以婉转优美为主要特点,如《茉莉花》等,多为五声调式。《青春舞曲》的歌词非常短小精悍,前两句是比兴:“太阳下山”和“花儿谢了”。这是两种自然现象,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可以重复出现。虽然重复出现的时间不一样,一个是明天另一个是明年突出了它们的共性。前三句有双关意味:“美丽小鸟飞去无踪影”。首先,这句歌词和前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面的事物都可以重复,而小鸟却无法重复飞来。同时,又和第四句有共通之处:“青春”和“小鸟”一样,都“不回来”了。开篇四句非常精彩,前两句属于否定,相互之间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巨大差别,在审美上形成一种起伏跌宕的落差美。四句歌词中各有一个绝妙的动词:“爬”、“开”、“无”、“来”,因为押韵,有一种琅琅上口之感,同时又在人们眼前竖起了一系列生动形象:太阳爬、花儿开、小鸟无、青春不来……也应和了题目中的“舞曲”,不仅旋律上有舞蹈之感,这些动词还将这些动作表现得如舞蹈般酣畅淋漓。“小鸟”是这首歌曲的核心词汇。和很多民歌一样,这首歌也使用了双关的创作方法。也就是说,小鸟不单单指活生生的鸟儿,展开翅膀,呼啦啦飞走,留下美丽的弧线,还隐喻青春像小鸟,也长有翅膀,能飞走,再也看不见。
《青春舞曲》钢琴谱
《青春舞曲》歌曲歌词
太阳下去明早依旧爬上来
花儿谢了明天还是一样的开
美丽小鸟飞去无踪影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别的那呀呦 别的那呀呦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别的那呀呦 别的那呀呦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