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哀古筝谱


  崖山哀 曲目介绍

  筝曲《崖山哀》,如泣如诉,曲调哀恻感人。 筝曲《崖山哀》写南宋皇朝南迁新会崖山,海战败于元军,丞相陆秀夫身负帝昺悲壮投入崖海,后人寄哀思于乐。曲调清幽哀怨,痛彻激愤,如泣如诉。

  下面是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崖山哀古筝谱。希望您会满意。

  崖山哀古筝谱

崖山哀古筝谱崖山哀古筝谱崖山哀古筝谱

  崖山哀 乐曲简介

  南方筝派以广东客家筝曲和潮州筝曲为代表。客家是指南宋末年,因避战乱,由中原地区迁居至广东大埔、梅县一带的居民,当地人称他们为「客家」。这些人带来的中原地区的音乐,虽称是「中州古调」,但因历经数代,深受粤东地区音乐的影响,已经别有韵味,独具一格。

  崖山哀 艺术特色

  开头部分较多用颤音(吟音)的指法,即右手弹弦、左手在该弦上连续上下地颤动,产生吟咏叹息的听觉效果。乐曲中段加入《将军令》的素材,在“哀”的同时增加壮烈气氛。乐曲的最后部分,旋律改变,力度增强,并重复了一遍,表现坚决的意志和奋进的心情,与前面悲伤、沉闷的曲调风格截然不同,形成强烈对比,节奏也由慢趋快,越来越快,推向高潮,最后一个放慢句结束,像长长舒了一口气。这种形式在广东音乐中最为普遍,可见此曲从中原流入后,溶汇了岭南特色。

  筝曲《崖山哀》和谐、动听,既体现筝曲的“雅”感,又表现题材的忧伤感,内容与形式统一,听众思绪随乐曲高低、快慢、抑扬而起伏,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一曲听罢,余音萦绕,印象难忘。

  后人寄哀思以乐,以示寄托,表达了对华夏盛世的怀念。曲调悲壮,全曲4、b7运用较多,并用按音、滑音、颤音等指法弹奏,表现了一种压抑、沉痛的情感,表达了华夏民族亡国为奴的悲惨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