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家曹敏是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这些天,他又正为本届“上海之春”筹办“上海近现代大提琴作品音乐会”而忙碌。昨天,曹敏教授对记者说:“我到国外留学和工作16年之后,又回到了上海。我必须用自己的积累,为上海的音乐事业多做些事情。”
架设平台 职责
学习大提琴的青少年,在上海的学琴人群中占了不小的比例。但是,曹敏发现,许多学琴者纷纷反映,联系大提琴时缺少中国作品。他告诉记者:“国际上有很多优秀的作曲家,创作了大量大提琴作品,如英国的艾尔加、匈牙利的柯达伊、俄罗斯的肖斯塔科维奇等等。他们的大提琴作品中,融入了自己国家的民族元素,被世界各国的音乐家演奏同时,也传播了民族的思想感情。”曹敏认为,在中国上海,其实也存在优秀的大提琴作品,通过“上海之春”的平台,让大家熟悉、了解这些作品,正是他的职责之一。
本土作品 丰富
这台音乐会上演出的大提琴曲目,全部是在上海诞生的,而且历史跨度达50年。根据曹敏的一一介绍,记者也翻开了音乐会的节目单。桑桐的《幻想曲》和刘庄的《浪漫曲》,都创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桑桐是上音教师,刘庄是他学生,大三时创作这首作品,至今,两首乐曲仍是大提琴专业的必修曲目;陈铭志教授的《草原赞歌》和《板车》,则创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作曲家陈钢创作了《金色的炉台》《太阳照在塔什库尔干草原》等小提琴作品,陈铭志则创作了一批大提琴乐曲,这些作品如今重新演奏,旋律依然很有魅力。
发展轨迹 探索
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了作曲家朱践耳“六十岁重进课堂学习”的事例,10年前他创作的“为大提琴和16件敲击乐所写的室内交响曲以及徐孟东教授的《远籁》,都是从外国现代作曲技法和观念中汲取了营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所诞生的作品;而国外游学归来的朱世瑞教授在本世纪初创作的《国殇》,演奏者不用弓弦,采用全部用手弹拨的方式表演,体现了对大提琴表现力的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