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 资料 > 音乐 > 器乐学习 >

琵琶左手主要指法


按音是左手指法中最主要的指法,包括按音、断音、虚按。 
按音类:
  按音类包括断音、虚按。 按音是左手指法中最主要的指法,几乎在每到乐曲,每个乐段, 每名乐名中都要用到按音。琵琶上的各只相与品, 都是表示每个音的位置,当我们需要得到某音时, 把左手指“按”在表示某 音的相或品的“音”位上,就叫做“按音”。
  “按音”与“散音”是相对而言的。所谓散音,是 指不需要运用左手指去按的空弦音。
  (1)按音:用左手各个应按的手指,将弦身密切地按 在相位或品位上,同时右手弹弦,使发出所按音位的乐音来。
  (2)断音:在左手指作按音和右手弹弦发音之后,按 指立即放松,使弦身与所按之相品位离开;但按指仍然 虚按在弦身上,用以防止产生不应有的空弦音来。
  (3)虚按:左手指按在应按之相品位处的弦身上,但 弦身并不与相品接触,同时右手弹弦。虚按所发之声, 并非纯粹乐音,记谱时虽然写出了所按音位的音高,但 又用斜线销去,表示它是一种不纯正的乐音。
泛音:
  泛音有它独特音色,与按音、散音的音色都不相同。 在乐曲中适当地运用泛音后,可使乐曲的色彩更为丰富。泛音在乐曲中应用较多,尤其在抒情写意的文曲中应用更多。
(1)自然泛音
  演奏泛音时,将左手指浮点在泛音音位处的弦身上, 同时右手指甲弹弦。两手手指要在同弦上同时触弦与离 弦,尤其左手指要着弦即起。左手指的姿势,犹如晴蜓 尾巴点水时的样子。右手指甲弹弦可稍重,左手指肉点 弦则宜较轻。常用的泛音位,是在每条弦的(有效弦长的)二分 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等处。
(2)人工泛音
  人工泛音是移植来的指法,在传统乐曲中未见使用, 在现代个别乐曲中,只用了二分之一的人工泛音。人工 泛音有两类奏法:
  第一类奏法:左手食指或拇指在上面按音,小指或 名指在下面浮点在有人工泛音音位的弦身处,右手同时弹弦发音。
  第二类奏法:左手指在上面按音,右手拇指甲或右 手手掌下侧边缘浮靠在有人工泛音音位的弦身处,同时用右手的食、中、名、小指弹弦发音。 
吟音:
  本篇所说的“吟”,是包括各传派的“吟”、“揉”、“摆”等指法的总称。是运用左手指在按弦中产生摇 曳弦音的技法。可归纳为“左右摆动”与“按放揉动”两大类。
  在作左右摆动的按吟一条弦时,左手按弦的手形,尽量使成半圆形,同时必须用手指的指尖端去按弦,不要用手指的指尖与第一指关节的中间部分的指肉去按弦。
  用两个以上手指同时在两条以上弦身上(并不在同一个 相品位上)作左右摆吟的按动时,基本上相同于按吟一 条弦的方法,但须注意使在各条弦上吟的动作要一致。 
  用一个手指按在同一相品的二条以上的弦身上作左右摆 吟时,左手手指须作平按的姿势,运动的关节也须以指 关节(尤其是手指与手掌相接处的关节)为主,左右摆 动的幅度,亦要相仿。
  在一条弦上作向里按、向外放的揉吟时,要用手指 的尖端去按弦,并用指关节作主要运动。运动的方向,是作向内一捏,向外一放的动作。在作向外放的动作时, 按指仍须使弦身碰触在相品位上,不可使弦身离开相品 位而产生“断音”般的效果。在向内捏进的力度上,有轻重之分, 在动作的速度上,亦须有快慢之别。
  在两条以上弦上作向里按、 向外放的揉吟时,如用一个手指 按在同一相位的两条以上的弦上时,按指宜用平按的姿势; 如用两个以上手指分别在两条以上弦上时,各按指 都用指尖端去按弦。其他均类于在一条弦上作按放的方法。
滑音在琵琶上,可分为两类:
(一) 推、挽、纵起
(二) 拖类 >>
滑音
  滑音是我国民族音乐在近几十年才被采用的一种演 奏指法术语。传统琵琶谱上称作推、挽、扳、纵起、撞、 推复、以及拖、进、退、绰、注、虚绰、虚注等指法, 都可叫做滑音。
现在所说的滑音,在琵琶上,可分推、挽、纵起类 与拖类两大类。
(1)推、挽、纵起类的演奏方法
  a.推:将弦身用左手按指紧按在相品位上后,向右推进
  b.挽:将弦身用左手按指紧按在相品位上后,向左挽出,
俗称“拉”,又称“拿”
  c.纵起:将弦身用左手按指紧按在相品位上后,向内按
入,俗称“压”。
  d.撞:将弦身用左手指紧按在相品位上后,向内按入并 立即放松,使回覆原状。在左手向内按入之前,右手先 弹本弦,在左手放松而加覆原状的过程中,右手不再弹, 这是撞一次的奏法。撞一次的叫“单撞”,撞二次的叫“双撞”
  e.虚滑音:推、挽、纵起后,使弦音比原按音位增高了 的这些音,只用左手指去推、挽、纵起,不再用右手指弹奏。
  f.实滑音:推、挽、纵起后,使弦音比原按音位增高了 的这些音,同时再用右手指弹奏。
  g.推覆:先用推法,然后又回复到原按的音位上。
  h.挽覆:先用挽法,然后又回复到原按的音位上。
  以上指法,都是用左手按指将弦身紧按在相品位的某一 音位上后,通过向右、向左、向内三种方向,使弦紧张 而产生了滑音的效果。
  i.扳:将弦身用左手按指紧按在相品位的某一音位上后, 用食指在上面作挽,同时用中指或名指在下面作推,又称“扭”。
(2)拖类的演奏方法:
  历代各传派对拖类有各种不同名称。如有的传派分别称作进、退、绰、注、虚绰、虚注等,在浦东派倪青泉谱中,总称作“拖”。
  广东省汕头等地,又有“勒”法,演奏效果相似于 拖,因此,勒在记谱时,也用了拖的符号。现将拖类的 演奏方法,简介如下:
  a.进:左手按指从较低的本音音位按弦滑拖到较高的本 音音位,同时右手弹弦。
  b.退:左手按指从较高的本音音位按弦滑拖到较低的本 音音位,同时右手弹弦。
  c.绰:左手按指从较低的装饰音沿弦急速滑拖到较高的 本音音位上,同时右手弹弦。
  d.注:左手按指从较高的装饰音沿弦急速滑拖到较低的 本音音位上,同时右手弹弦。
  e.虚绰:只绰不弹,得一虚滑音。
  f.虚注:只注不弹,得一虚滑音。
  g.勒:左手名指放在弦身(大都是子弦)的里面,即弦 身与面板中间之处,名指甲向外将弦挑托起来,并用中 指肉轻靠在弦身与名指甲上,犹如弦身由名指甲与中指 肉捏住似的,然后作向上或向下的不同速度、不同距离 的滑动,同时右手弹、挑、或轮、滚。
  以上这些指法,都是用左手按指沿弦由这个音位滑 拖到另一个音位(这与推、挽、纵起类只在原按音位上 作运动是不相同的),来产生滑音效果的。 
捺、带、擞都是用左手指发音,因音量较弱,故又称虚音。
捺、带、擞:
  捺、带、擞都是用左手指发音,因音量较弱,故又称虚音。虚音是与左手弹奏的实相对而言的。音量方面,实音较强,虚音较弱。如在乐曲某些地方恰当地运用了虚 音与实音的有机结合,可使乐曲在音量方面增添对比。 这种虚音与实音组合进行的方法,在琵琶传统文曲中见 用最多。现将有关捺、带、擞的演奏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1)捺
  捺,又称“捺打”、“印”等。演奏捺的方法,是 在指关节的运动中,手指端取势将弦身击捺在相品位上, 使得微声,捺与前面一音大都成上行进行。
(2)带
  带,又称“带起”、“带音”、“放”等。演奏带 的方法:当右手弹出前一按音之后,接着在相品位上作 向左内方或向外方一拨,然后离开弦身,带起一个较弱 或稍强的音来。带与前面一音大都成下行进行。
  带起的音,有散音与按音之分。带起散音时,须将 按指向左内方或外方一拨,即可带出空弦散音来。带起 按音时,则须把下行进行的后一个音先用食指(或中指) 按在相品位上,然后再作带的动作。
(3)擞
  擞,又称“搔”、“搬”、“抓”、“粘”等。演 奏擞的方法:用左手指将弦身按在相品位上,用中指或 名指在下面搔弦发音(如用左手中指按弦时,则用无名 指搔弦),这是擞按音的奏法;如擞空弦散音时,则可 在左手食、中、名三指中选择一较方便的指头去搔弦即 可。擞弦大都在同一条弦上进行。 
绞弦与并弦的发音,不是纯正的乐声,大都见用于武套乐曲中。
绞弦与并弦:
  绞弦与并弦,属于实音一类。左手在作绞弦或并弦的同时,还须用各种右手指法来弹奏发音。
  绞弦的发音,不是纯正的乐声,因此,记谱时虽然 写出了它们所按音位的音高,但同时还加用斜线销去。 在古谱中,绞弦与并弦大都见用于武套乐曲中,用以反映如马啸声、刀枪相击声、丢盔弃甲声、呐喊声、禽鸣声等。
(1)绞弦
  演奏绞弦分三个动作:第一,用左手指(或中指) 将左侧的弦向右推进,推至右侧一条或几条弦身的底下;第二, 用左手指将右侧一条或条弦身向左拉出压在左侧 的一条推弦上,并用食指将绞压着的两条弦按牢;第三, 将左手指(或中指)抽出。经此三个动作,绞弦已经完 成。同时用右手轮、滚等指法演奏,即得擦擦的绞弦声。 
(2)并弦
  练习并弦时,左手可分三个动作:互一,用左手名 指将左面的弦推向右方弦身垂直线处;第二,用左手食 指将右面弦身向左挽出,以与左面推进的弦身相并在一 起;第三,用左手食指或中指、名指将并在一起的弦( 二条或三条、四条)紧按在相品位上。经此三个动作, 并弦已经完成。同时用右手轮、滚、拂等指法演奏,即 得并弦之声。
  演奏并弦,另有一种只用一个按指的便捷方法。是 用左手名指(或食指或中指)在并弦的应按相品位处, 先将右面的弦身紧按在相品位上,并将各弦一起向左挽 到左面的弦身处,使之相并在一丐,再用此按指将已经 相并着的各条弦紧按并沿着相品位向右推或向左挽至乐 曲中应有音高的位置处。运用此法,虽较简捷快速,但 左手按指所需的力度极大,尤其在作并四弦时,必须要 有极大的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