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 曲谱网 >> 器乐教学 >> 器乐教学 >> 学爵士鼓

爵士鼓秘籍“举、击、停、弹、移”


    打鼓不只是已经成为是现代人的一种音乐休闲活动嗜好之一,更受到校园学生社团、一般社会大众及年青朋友的热爱同时也是个人对于音乐情感的表露。因此如何学习爵士鼓这是习鼓者的重要话题,更为一般初学者所面临的最大难题,这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因素。 
    爵士鼓是我步入音乐职业生涯三十多年来的终身伙伴,我们共同走过由早期的农业时代至今资讯社会,並历经上千的音乐舞台经验以及多方面的挑战,由于早期的学习环境资讯上较为缺乏再加上个人音乐上的障碍,这更加深了我当时学习爵士鼓的艰难。在我国小时期即开始学习乐器至十四岁这当中曾接触並学习过有十种以上乐器,虽然如此最后我选择最为喜爱的爵士鼓,可是它却是我所有乐器里最弱的一项,从此以后我再也沒有好日子过,因为我是个未满十七岁的小毛头更是一個技艺不成熟的出道者,我必须为每天面对舞台上的多重难题而困扰,台下更需要加緊克服我的技巧上问题!这是我年少的恐怖回忆!当然也是我个人音乐舞台上的最大受益与收获,同时是我三十多年不曾懈怠不停学习的主要因素。 
    在我初学爵士鼓的时候心里有很多的疑惑,我找不到资料只能以我对乐器演奏的视谱反应去观察老师在演奏当中的一些技巧,在市面上也找不到一本所谓的爵士鼓教本更找不到上一代所留下來的资料,这是为什么我一直想在技巧上能够确实得到之体验与应证,所以推动爵士鼓、教授爵士鼓是个人抱以教学增长的心态从事,借此希望以实际所学经验提供初学者一个较具体正确的方法与观念,这是我一直最爱与最想做的事。 
    在这复杂且多变化的爵士鼓里:基本打法、技巧、槌法、滾打、移动、踩法、视谱、套鼓概念、运用、节奏、演奏技巧....等。這是身为鼓手每人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就一般来说大都知道自己是鼓手但却不太清楚將來会是什么鼓手,因此在对于技巧上的要求各有所不同,有的认为基础重要一直在单打双打上打转,有的在双脚上下功夫,有的在节奏上找话题,所不知在无形中音乐却忽略了一大节,大家都会说鼓手是乐团中的灵魂,但从来没人说其实鼓手在乐团中音乐性是属较弱的﹝指一般鼓手﹞有些是连音阶都听不懂,也难怪很多鼓手打了好几年的鼓都还不知道如何调音,所注意的焦点都是哪些鼓皮是打不破的,哪些鼓棒是打不断的,那些銅鈸是最棒的,手多快脚多快…等,却也忽略最重要的音响﹝乐器间之协和共鸣﹞。 
    在众多打击技巧当中最难也最令人伤透脑筋的那必然是节奏Rhythm感,也就是所谓的Down Up Beat,这在打击技巧上来说可是会有一番非常有意义的打法分析Down Up Stroke,几年前曾出版过爵士鼓【打法秘訣】这本教材书,其內容为;举、击、停、弹、移﹝順自然打法﹞这是个人以多年來的实际经验引用中国五型式观念所诠译的五型运槌法,但由于內容过于深奧而不为一般鼓老師及初学者所能接受,事实上现在已经证明,目前几位世界上最具知名的超級鼓手如:Vinnie Colaiuta、Dave Weckl都是以这一类打法而闻名﹝指其技巧性﹞,这么一来很多学鼓者都陆续來信想购买,可惜的是这本书市面上已经绝版。 
    在此非常高兴再次提供給喜欢爵士鼓的朋友们对Down Up Stroke更进一步的了解。 
「套鼓」是由高低不一致组合而形成多角度的打击面,在此情況下若想以平常的平面式练习方法要坐在鼓上操作,那确实有些困难,因此手睕、手指、手肘、手臂、脚、都会成为一般所争执的问题,事实上套鼓操作並沒有想像中那么难,问题多半是在Down Beat Up Beat,这而我提供几点給大家做参考;「举」「击」「停」「弹」是一个順循环练习动作. 
    一、「举」鼓棒启动前的动作:由下而上=鼓棒由下方提起至上方位置。例图一:up Stroke 
    二、「击」鼓棒举起后向下之动作:由上而下=鼓棒经由「举」的上方位置向下动作,于鼓面1~2寸高度。例图二:down Stroke 
    三、「停」鼓棒打击之后所停止位置:由下而下=鼓棒維持在下方位置动作,于鼓面1~2寸高度。例图三:tap Stroke 
    四、「弹」鼓棒打击之后连续挥棒动作:由上而上=由上而下之间的循环动作。 
接著是单手的适应练习开始先由单手适应之后再换另一手以同样方式练习。 
以下提供的几个动作方法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打起来会有点吃力,这是给一般初学者做为练习参考 
(R=右手)(L=左手)1.RR.LRLL.RLRR.LRLL2.RL.LRLR.RLRL.LRLR3.LR.LLRL.RRLR.LLRL4.LR.LRRL.RLLR.LRRL

 
关于爵士鼓的学习
爵士鼓的基本介绍
  相关文章
·爵士鼓一些常见的问题 15:05:32
·架子鼓常识 15:04:52
·爵士鼓教学心得 15:03:55
·爵士鼓的学习方法 15:03:03
·怎么样打稳架子鼓 15:02:16